《S.T.E.P.》、《虛擬街頭漂流記》、《氣球人》
2025 第十二、十三、十四本!你知道嗎,我覺得我受夠了再寫關於小說的心得了。
( Readmoo 竟然沒有《虛擬街頭漂流記》可以買 QQ )
基本上我看小說都不太喜歡被暴雷(誰又會喜歡呢?),所以在看各種小說的時候,如果有推薦序或是導讀之類的段落也都會被我先跳過,整本小說看完之後再回過頭來讀,為的就是不想要有任何機會被影響,畢竟我都打算要翻開了,你推不推薦我其實也是不太關心。我想也是怕萬一推薦序說這本書超屌,我可能會抱著過高的期待看下去,結果反而沒辦法好好享受了,有夠矛盾,也有夠不相信自己。
仔細想想,其實不只推薦序,在我打定主意要看某本書之後,就會開始避開相關的討論,除了害怕自己被影響,抱著錯誤的期待翻開書,大概也怕有人提到其中不太重要的劇情作為推薦,結果反而讓我看到的時候有被暴雷的感覺。我想如果我還沒看過《進擊的巨人》的話,大概最好是連「有一座被牆包圍的城鎮」都不要讓我知道吧。
講了一堆廢話,回到第一行,我在這裡寫的東西本來大部份就都是寫給自己,或是和自己類似的人看的,可是在我決定要翻開某本書之後,大概不會想看到任何心得,如果是寫給自己看的話,連好看或不好看都不需要提到吧?
不過或許我可以寫給還沒打算翻開某本書的自己,為了不要讓自己期待太高,不要說「真的很好看,推薦!」,大概可以說「我覺得你應該會喜歡,有空可以試試看。」,如果真的遇到很爛的,為了不讓自己浪費時間,就大膽的說「不用浪費時間看吧。」,這樣子如何?
這樣的結果好像又會讓所有的心得一點稱讚都沒有,反而是有一些強烈的負面訊息,也不是我想要的。
或許我可以講一下自己為什麼會打算看這幾本書?
《S.T.E.P.》
作者是陳浩基和寵物先生,看了很多陳浩基的書所以找到這本也是挺合理的?查了一下寵物先生是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畢業,這樣兩位作者都是 CS 出生,也難怪這本書充滿了……軟體開發的細節?
不過我到看完後都沒搞懂兩位作者是怎麼分工的,上網查了才知道交錯的兩大塊主線分別是不同人寫的,原來如此啊,我的感想就和網路上大部份的人意見差不多。
(真的不是我看完別人的心得之後被影響嗎?我也不知道。)
《虛擬街頭漂流記》
作者就是上面提到的寵物先生,這本是第一屆「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」的首獎,題外話,之前看過的《遺忘.刑警》是第二屆的首獎。
故事裡有一個虛擬的西門町 VR 世界,看到了就讓人想到 酉閃町 (雖然它不是 VR 就是了,我也只是想到而已),中間有一部份畫出西門町地圖的部份讓人倍感親切,不過不熟悉的人真的不會覺得要一直翻回地圖頁很困擾嗎?誰知道怎麼從峨眉街走到電影公園啊!
2009 年的小說,故事發生在 2020 年,但到了 2025 年 AGI 還是沒出現,人類發展的太慢了吧。
《氣球人》
三本裡我覺得這本最好看,有夠讚!(抱歉讓你期待太高,不過你覺得不好看就算了)
本來看到《氣球人》的宣傳詞裡一直提到 恐怖 ,我最討厭看恐怖的東西了,是連晚上突然看到 Outer Wilds 裡的外星人都會覺得恐怖的程度。
不過這本小說完.全.不.恐.怖.啊!
好像在後記提到,裡面原本的幾篇短篇當初是以恐怖小說讀者為目標寫的,所以有特意弄的血腥恐怖一點,不過我看了完全不覺得有恐怖,有印象的都是偏幽默的橋段。
(在 這篇 裡的 舊作新血 形塑氣球人 段落有提到上面講的後記相關的內容)
看的時候有種回到小時候,看九把刀的殺手系列的感覺,啊,不過我覺得《氣球人》更讚就是了。
這是我 2025 年的讀書心得(有時候其實也不過就是一兩句讀後感),有興趣的話也可以看一下其他篇! 另外如果書籍的圖片有連結的話,都是我的 Readmoo 推書連結~
- 《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》
- 《山茶花文具店》
- 《努力是癮》
- 《別把你的錢留到死》
- 《隱蔽嫌疑人》
- 《遺忘.刑警》
- 《球狀閃電》
- 《網內人》
- 《13.67》
- 《人生升級的夜間習慣》
- 《當整理卡關時》
- 《S.T.E.P.》、《虛擬街頭漂流記》、《氣球人》